标准和智能3S BMS接线教程
采取3S12P以18650电池组为例。
焊接电缆时注意不要插入 BMS。

一、标记采样线顺序
3S BMS 带 4PIN
注意:3串BMS配置默认采样线为4PIN。
1. 将黑色电缆标记为B0。
2. 黑色电缆旁边的第一根红色电缆标记为B1。
...(依此类推,按顺序标记)
4. 直到最后一条红色电缆,标记为B3。

二.标记电池焊接点的顺序
找到连接线对应焊接点的位置,先在电池上标记出对应点的位置。
1、电池组的总负极标记为B0。
2、第一串电池正极与第二串电池负极的连接方式标记为B1。
3、第二串电池正极与第三串电池负极的连接方式标记为B2。
4、第3组电池正极标记为B3。
注意:因为电池组共有3串,所以B3也是电池组的总正极。如果B3不是电池组的总正极,则证明标记顺序错误,必须重新检查并标记。

三.焊接和接线
1.将排线的B0焊接到电池的B0位置。
2、将排线B1焊接到电池的B1位置。
3、将排线B2焊接到电池的B2位置。
4、将排线B3焊接到电池的B3位置。

四、电压检测
用万用表测量相邻电缆之间的电压,确认电缆采集到正确的电压。
测量线缆B0~B1的电压是否与电池组B0~B1的电压相等。如果相等,则证明电压采集正确。如果不相等,则证明采集线虚焊,需要重新焊接线缆。以此类推,测量其他串的电压是否采集正确。
2、每串电压差不要超过1V,如果超过1V,说明接线有问题,需要重复上一步进行检测。

五、BMS质量检测
! 插入 BMS 之前务必确保检测到正确的电压!
将万用表调到内阻档,测量B-、P-之间的内阻,如果内阻导通,则证明BMS良好。
注:可以通过看内阻值来判断导通,内阻值为0Ω为导通,由于万用表存在误差,一般小于10mΩ为导通;也可以将万用表调到蜂鸣器档,听到“嘟”的一声。

笔记:
1、带有软开关的BMS需要注意开关闭合时开关的导通情况。
2.若BMS不导通,请停止下一步并联系销售人员处理。
六.连接输出线
确保BMS正常后,将BMS上的蓝色B-线焊接到电池组的总负极B-上。BMS上的P-线焊接到充放电负极上。
焊接完成后检查上方BMS电压是否与电池电压一致。


注意:分体式BMS的充电口和放电口是分开的,多余的C线(一般用黄色表示)需要接充电器负极;P线接放电负极。

最后将电池组放入电池盒内,一个成品电池组就组装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