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5年,了解影响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因素对于制造商和消费者仍然至关重要。一个经常被问到的问题依然存在:电动汽车在高速行驶时续航里程更长,还是在低速行驶时续航里程更长?电池技术专家表示,答案很明确——较低的速度通常会带来更长的续航里程。
这种现象可以通过与电池性能和能量消耗相关的几个关键因素来解释。分析电池放电特性时,额定容量为 60Ah 的锂离子电池在高速行驶时(此时电流输出可能超过 30A)可能只能提供约 42Ah 的容量。这种容量下降是由于电池内部极化和电阻增加造成的。相比之下,在较低速度下(电流输出在 10-15A 之间),由于电池内部压力降低,同一块电池可以提供高达 51Ah 的容量——相当于其额定容量的 85%。由高质量的电池管理系统(BMS)高效管理。
空气动力阻力对续航里程效率也有着显著影响。对于典型的电动汽车设计而言,速度从20公里/小时提高到40公里/小时,风阻造成的能量消耗可能会增加两倍——在实际应用中,能量消耗将从100瓦时增加到300瓦时。
电机效率进一步影响整体续航里程,大多数电机在低速运行时效率约为 85%,而在高速运行时效率约为 75%。先进的电池管理系统 (BMS) 技术可优化不同工况下的功率分配,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能量利用率,且不受速度影响。
实际测试表明,车辆在低速行驶时通常能增加30%至50%的续航里程。例如,高速行驶时80公里的续航里程,在低速行驶时可延长至104至120公里,但具体结果会因车型和行驶条件而异。
影响续航里程的其他因素包括路况、有效载荷(每增加 20 公斤,续航里程减少 5-10 公里)以及温度(电池性能通常在 0°C 时下降 20-30%)。高质量的电池管理系统会持续监控这些变量,确保电池在各种环境下都能发挥最佳性能。
发布时间:2025年9月1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