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里的锂晶是什么?
锂离子电池在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嵌入到负极中;但当出现一些异常情况:例如负极中锂嵌入空间不足、负极中Li+嵌入阻力过大等,Li+会过快地从正极脱嵌,但无法以相同的量嵌入。当负极出现异常时,无法嵌入负极的Li+只能在负极表面获得电子,从而形成银白色的金属锂单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锂晶体析出。锂析出不仅会降低电池的性能,大大缩短循环寿命,还会限制电池的快速充电能力,甚至可能造成燃烧、爆炸等灾难性后果。而导致锂晶体析出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电池的温度。电池在低温循环时,锂析出的结晶反应比锂嵌入过程的反应速率要大,负极在低温条件下更容易发生析出锂的结晶反应。
如何解决锂电池低温无法使用的问题
需要设计一个智能电池温控系统当环境温度过低时,对电池进行加热,当电池温度达到电池工作范围时,停止加热。
发布时间:2023年6月19日